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1390篇诗词 ► 19条名句
垓下
鸿沟已画天下分,汉王未肯空回军。诸侯大会壁垓下,戈甲耀日如屯云。
夜闻四面楚歌起,天命人心知去已。拔山盖世霸图空,却叹当时骓不逝。
帐中美人身姓虞,悲歌起饮聊踟蹰。数行泪下竟别去,仓皇不得同驰驱。
明眸皓齿为黄土,草木含愁照今古。依然听曲自低昂,岂忆平生离别苦。
张子公以圆鉴见寄作诗报之
我观大圆鉴,莹澈靡瑕垢。清光溢寒蟾,碧井窥古甃。
冰池绝埃尘,玉璧无肉好。不知何年铸,款识杂篆籀。
冷然照肝胆,况烛须眉秀。英英张公子,辍赠意独厚。
使我正衣冠,更以别妍陋。嗟予罹百忧,半世困驰骤。
苍浪齿发衰,已觉成老丑。幸兹置宽闲,闭户念往咎。
冠攲与佩落,颠倒散襟袖。平生遭谤谗,白黑坐分剖。
逝将杜德机,渐可塞智窦。岂徒齐美恶,端欲一昏昼。
鉴焉何所施,无乃虚授受。聊持戏凤匣,藏此蟠螭纽。
精光秘不露,犹使魑魅走。讵逃鹦鹉形,时作蛟龙吼。
君看方寸间,此物谁蔽覆。灵台湛虚明,广博含宇宙。
纤毫莫凝结,万象悉笼囿。宁随古今移,不逐面目皱。
人人各具足,一一谢雕镂。无尘安用拂,表里自通透。
诸佛亦何为,四智此为首。祖师持出游,法器久已就。
那将清净眼,更入烦恼蔀。随缘梦幻中,坐阅蛮触斗。
本来妙明心,一念證无漏。持此还寄君,试问承当否。
望江南
日下,蓑笠老江湖。”今蒙恩北归当践斯言,因作渔父四时词以道意,调寄望江南
云棹远,南浦绿波春。日暖风和初解冻,饵香竿袅好垂纶。一钓得金鳞。
风乍起,吹皱碧渊沦。红脍斫来龙更美,白醪酤得旨兼醇。一醉武陵人。
五哀诗 汉梁王太傅贾谊
贾生公辅器,弱冠游汉廷。高论帝王略,妙极理乱情。
出意对诏令,惊倒诸老生。从容画筹策,籍籍飞英声。
是时汉初定,颇杂秦霸称。力还治古制,物物与正名。
改朔易服色,庶几礼乐兴。仪章悉草具,舆议当公卿。
岂知绛灌徒,谮毁如建瓴。天子疏不用,谪去长沙城。
翩然渡湘水,投书吊屈平。弃鼎宝康瓠,铅刀钝青萍。
微言岂悼屈,聊复以自评。长沙地卑湿,安得寿且宁。
及观鵩鸟赋,颇觉生死轻。晚奉宣室对,夜半前席听。
文帝岂易遇,所言略施行。虽不位卿相,儒者良已荣。
梁王坠马死,泣涕亦伤生。受任乃如此,孤忠本精诚。
奈何君臣义,浇薄返不明。缅怀古人心,使我气拂膺。
赠虞公明察院
岧峣古城隅,下为凤凰池。凤去不复返,池水空涟漪。
傍有幽人庐,松竹森四围。结构极爽垲,借问居者谁。
先生闻道久,昨自海上归。食枣大如瓜,定曾见安期。
不知修何术,能夺造化机。金鼎灿含葩,玉池滟生肥。
颠倒出龙虎,腾降分坎离。行年五十馀,气貌如婴儿。
馀暇付图史,不废酒与诗。高堂会宾友,落笔风雨驰。
戏事聊复尔,一笑初何为。悬知广成子,千岁形不衰。
顾我抱迂拙,与世真相违。徒欲睎骥騄,曾未窥藩篱。
寓居迩函丈,数造董公帷。愿闻众妙门,成此一段奇。
胡为久闭拒,客至辄围棋。归隐志已定,后会知何时。
铭心誓相学,发药幸教之。他年倘有得,同驾云中螭。
次韵罗修撰古风
衡岳临清湘,欲往吾无航。侧身长太息,心逐雁南翔。
洪河擘太华,欲往吾无马。何当御风游,挥手与世谢。
公家藏二图,尤物伴閒暇。那知造化工,寓此粉墨假。
一见慰我心,试使画工写。峥嵘峻极姿,惨澹生笔下。
旧游得窥寻,真赏寄持把。轻云出层峰,飞瀑落高罅。
川原蔼林芿,山崦露台榭。幽讨穷双眸,驻立劳两胯。
图成挂虚堂,秋色忽改夏。清风扫凉朝,明月炚深夜。
恍然疑断取,无乃资幻化。作诗聊谢公,更辱报章洒。
清新鄙元白,风流追屈贾。气象岳争雄,讽玩手忘舍。
观图更得诗,端如饱脍炙。什袭藏箧中,光铓照林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