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复古(1167—?))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 1078篇诗词 ► 20条名句

见湖南绣使陈益甫大著

敢写散人号,来登君子堂。

论文才力短,忧世话头长。

老不堪行路,心思归故乡。

数行诗后语,夜夜吐光芒。

寄赵德行

平生幸甚识诸公,未免归为田舍翁。

诗稿敢求经御览,客身自笑坐天穷。

肯将钓手遮西日,独耸吟肩诉北风。

枉使西山有遗恨,不能置我玉堂中。

淮上回九江

江水接淮水,扁舟去复回。

客程官路柳,心事故园梅。

活计鱼千里,空言水一杯。

石屏有茅屋,朝夕望归来。

送季明府赴太平粹

通守太平州,金陵在上头。

风寒当一面,江□□千艘。

此日要人物,九天宽顾忧。

诗书用处别,澼絖换封侯。

见淮东制帅赵南仲侍郎相待厚甚特送买山钱又

如公当向古人求,识面何须万户侯。

浪说钓鳌游瀚海,真成骑鹤上扬州。

受恩多处难为别,宿酒醒时始觉愁。

回首平山堂下路,不堪风雨送归舟。

见曾提刑兼安抚

传家学术用如新,风采英英照七闽。

澄按并开都督府,平反专奉太夫人。

关河未定心忧国,麾节相仍泽在民。

闻说青云多故旧,不应久作外台臣。

读三学士人论事三书

黄屋见闻远,朱门富贵忙。

屠沽思报国,樵牧解谈王。

能转祸为福,毋令圣作狂。

草茅垂白叟,尚拟见时康。

望江南/忆江南

石屏老,家住海东云。 本是寻常田舍子,如何呼唤作诗人。无益费精神。

千首富,不救一生贫。 贾岛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语不妨村。谁解学西昆。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

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

个里稍关心有误,发为言句自超然。

真西山帅长沙祷雨

太守持斋戒,精诚动九天。

骄阳变霖雨,凶岁转丰年。

信是经纶手,行司造化权。

唐时相房杜,斗米直三钱。

侄孙亦龙作亭于小山之上□余以野亭名之得诗

蔡外有馀地,登临作此亭。

心如乔木古,眼共远山清。

社酒谁同醉,村歌自可听。

有时来夜坐,收拾读书萤。

舟中

檥棹河梁畔,推篷得句新。

云为山态度,水借月精神。

密树藏飞翮,平波见跃鳞。

饥年村落底,也有醉归人。

自和前诗邻舟皆盐商

总被利名役,机心欲算沙。

舟行阻风色,客梦负年华。

洲渚四五曲,渔樵八九家。

江村无限好,满眼是芦花。

自漳州回泉南主仆俱病

雅兴难忘酒,羁怀不耐秋。

坐穷思卖剑,扶病强登楼。

适有坐中客,来从边上州。

所谈惊老耳,身世并成忧。

归来二首儿子创小楼以安老者 其二

破屋不可住,如何著老身。喜于乔木下,见此小楼新。

山好如佳客,吾归作主人。摩挲双脚底,无复踏红尘。

页次:(45/72)
<< < 44 45 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