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临川人,字德操,号倚松道人。曾为曾布客,后投书曾布论新法是非,不合,遂落发为僧,更名如璧。初在灵隐,晚主襄阳天宁寺。以博学能文见称,尤长于诗。有《倚松老人集》。 ► 374篇诗词 ► 2条名句

次韵答曾仲成二首 其一

曾侯果胜流,折节事膏火。年来何转穷,正以工诗坐。

可怜哭鬼句,不救采薇饿。平生九品禄,团团蚁旋磨。

归来卜我邻,步屧得相过。剧谈到理窟,我义危欲堕。

世人富贵忙,此乐渠不那。春山正可寻,我行公亦可。

阅旧诗轴见夏均父和晁之道诗次其韵寄伯容仲成均父诸友

往者少年日,所慕韩伯休。涉世更百难,得交多胜流。

当时回俗驾,喘汗困万牛。晚看故曹耦,半逝半乃侯。

侯者朱其轮,逝者卧荒丘。荒丘不足悲,朱轮或可羞。

翻然乃自悟,庶几桑榆收。朋侪竞挽止,一往只掉头。

我岂筑室愚,喋喋于道谋。向来汉上行,悬知计未优。

重念佛祖心,独往恐不酬。细看丛林敝,百孔如破裘。

出有造请恶,入怀薪米忧。虽云学道辈,坦途多不由。

我欲独挽之,难哉推陆舟。归来拥白云,草茅有前修。

誓不出山去,三更林莽秋。寄声二三友,兴来过我不。

和曾伯容梅诗二首 其一

气压春工千万枝,洒然开我合琉璃。知渠有美自难禁,不待雪深风劲时。

钝庵诗为印长老作

姑苏昔是吴王国,表里湖山本充塞。吴王亡后台观空,只有湖山亡不得。

斋钱吴越又富足,前身端受灵山嘱。平生佛事满东南,上下君民总纯熟。

阿师累世同此会,外家更是东南最。晚年彷佛传双林,乡里推高无与对。

阿师四海老行脚,偶向南阳露头角。他年欲识痴钝人,发长衲敝人谁觉。

次韵赠高致虚四首 其四

灵隐冷泉天下奇,与君同俯碧琉璃。更寻天竺上下寺,休问荀杨大小疵。

次韵吕居仁共二首 其一 望山

文章二子东西汉,人物诸何大小山。四海有家归未得,眼看寸碧便怡颜。

次韵赠高致虚四首 其三

闻君小隐近山溪,野水平桥竹绕篱。名利区中无此妙,不须辛苦问蓍龟。

送璞和尚出应双泉之命

汉东诸国随为大,兄出何妨应有缘。想见梁家庵畔景,白云流水旧风烟。

为谢无逸赋梅花二首 其一

顿有亭前春耐寒,年年扶杖雪中看。不知谢子题诗处,比得王家第几般。

雨中同无求游龙山胜相观丈六金铜像历诸小刹无求作诗纪事次其韵三首 其三

剥啄敲门惊隙尘,开门随处得清新。独怜桂子花开处,不见题诗病道人。

再送古上人

危径湍溪六月寒,阿师分卫入云端。有人不辨师真伪,举似山僧短偈看。

雨中同无求游龙山胜相观丈六金铜像历诸小刹无求作诗纪事次其韵三首 其二

芒鞋印雨涉泥行,谁是官人谁是僧。我已无心慕支遁,君今宁复愧孙登。

红梅

娇朱浅浅透冰光,瘦倚疏篁半出墙。雅有风情胜桃杏,巧含春思避冰霜。

融明醉脸笼轻晕,敛掩仙裙蹙嫩黄。日暮风英堕行袂,依稀如著领巾香。

赠相师

枯木岩中一病夫,问生何处著荣枯。却须自把轩辕镜,还见从来面目无。

谢扶上人装毗卢像

道人散步过茅堂,怜我毗卢尘覆藏。戏出当年三昧手,一弹指顷放毫光。

页次:(22/25)
<< < 21 22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