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1470篇诗词 ► 12条名句

客夜中秋怀吴谓远广文在郡未返

苜蓿先生久不归,西风吹叶拥柴扉。海蟾过雨当中见,皋鹤凌秋独自飞。

远水一镫青入榻,隔花微露白侵衣。郡斋今夜吟诗否,只恐当筵和者稀。

续西园咏木芙蓉后十五韵 其十一

木未幽香近小楼,微风吹入始知秋。横塘一派烟如碧,惟许閒人尽日留。

渔灯

光生浦溆夜潮平,江上推蓬远思盈。两岸波光重叠见,一天星月浅深明。

分将松火炊菰米,移转银缸近酒盛。翻羡浮家能继晷,漫穿邻壁笑匡衡。

送林四入楚

先生两脚如转磨,行走日多少眠坐。昨暮东来晓西去,路指祝融峰顶过。

祝融峰顶日高高,野客山中犹爝火。先生大笑行出门,八尺龙驹鸣駊騀。

谩从去日计归期,看我蒲团穿几个。旁人借问客为谁,答道今日此翁前日我。

留别马卧仙

山僧出世还在世,从来不作安居计。孤云野鹤自相于,三迁四徙无拘系。

去年结社铁城东,闭门不觉成老翁。名山笑我不归去,缄书万里来秋风。

秋风吹冷那伽定,目送飞鸿发高兴。竿木随身别旧林,林间好友劳相赠。

但言方外本无家,不用乘秋上海槎。藕泉泉煮莲峰茗,留君差胜赵州茶。

殷勤多谢深存注,人非麋鹿难长聚。断蓬宛转逐浮云,落花荏苒随飞絮。

我去参方君宦游,前途各各不相谋。选官选佛从所好,输君一着看封侯。

题画 其九 莲池鱼鸟

晴日芳园丽景舒,一池菱芡杂红蕖。閒心也有临渊兴,野鸟何妨亦羡鱼。

赏菊 其二

埽地风尘色,孤芳只自持。无人知此意,使我忆攒眉。

归途宿龙华寺与无尽六如师滋庄居士夜话

经过此地许重来,旧路依然十日回。一片閒云归暝岫,千峰圆月印香台。

心同石溜寒偏细,目与松窗夜并开。独拥孤衾对玄度,山风吹雪下庭梅。

宿寒梅寺

大笑下山寻古寺,半岩明月且盘桓。人声渐远滩声近,上界全空下界宽。

石榻无尘留客住,蒲团有脚寄人难。长江此去无多路,应许重来共岁寒。

月下闻女道士吹笙 其四

霓裳舞罢戴星冠,手握匏笙下广寒。一曲南陔声未歇,随风吹入采云端。

题画 其一

孤茅倚修竹,霜色下庭柯。寂寂无人处,秋山寒意多。

热不因人浊处清,积空成色自分明。嵩山破灶当机堕,古庙香炉觌面呈。

宿火传将微有燄,轻风随去本无情。年年二月逢寒食,消息还归折脚铛。

早起书怀

晴光初散鸟声匀,病客眠多坐及晨。风引村烟生曲突,水涵窗日上承尘。

发当短后从依佛,身到穷时重许人。十里家山千里目,出门无地不迷津。

答罗萝石见过韵

门径久不埽,何人问懒禅。来寻烟雨寺,高咏泬寥天。

古调对流水,清谈如涌泉。野情信狂简,于尔独缠绵。

寄本师

本师眠食今安否,某甲行藏别有因。堂下肯容担板汉,山中甘作结茅人。

一卷怪石顽成癖,两角肥牛牧渐驯。惭向罗浮寻旧约,年年空负洞门春。

页次:(21/98)
<< < 20 21 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