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1470篇诗词 ► 12条名句

荔枝词三十首寄张子白杨鬯侯 其十三

承筐从不到朱门,抱玉何须献紫阍。火枣张梨胥入贡,自甘憔悴老丘园。

署中赠周季鹰刘山铭

罢弹冯煖铗,言伴净名禅。真宰互相答,大虚中寂然。

醇醪推大雅,藜火绍前贤。许我成三笑,相逢何处边。

答罗萝石见过韵

门径久不埽,何人问懒禅。来寻烟雨寺,高咏泬寥天。

古调对流水,清谈如涌泉。野情信狂简,于尔独缠绵。

答卢雁林来韵

近水识潮信,盈盈时复消。所思半城市,相望一迢遥。

好月不终夕,孤灯难竟宵。故山有丛桂,行矣不须招。

答韩纬五来韵

长夏读佳句,冷然冰雪寒。轻车驰峻阪,孤棹下危滩。

自得风人旨,何须作者坛。有怀待君语,相见语应难。

月下闻女道士吹笙 其四

霓裳舞罢戴星冠,手握匏笙下广寒。一曲南陔声未歇,随风吹入采云端。

赋得玉兰秋放送关若垂孝廉北上 其三

含香簪笔入枫宸,二月莺啼上苑春。好去济川作舟楫,不妨原是此花身。

客夜寒雨

重阴薄微阳,万族息群动。夜昏闭衡门,土壁周无缝。

长襟覆短床,黑蛇蟠铁瓮。北风如橐籥,呼吸由窗空。

渐闻檐雨声,始觉山月霿。寒生纸帐薄,雪压庭柯重。

不眠知夜长,独起歌商颂。高天低片云,惨澹连楹栋。

我无龟手药,久立筋骨痛。抖擞七斤衫,枵然了无用。

自笑住山人,行李无赍送。譬彼初生驹,从不习羁鞚。

孤蓬离本根,大地原空洞。冷煖只自知,裘葛聊随众。

经年别旧林,日暮思群从。石田已荒芜,茅屋今谁共。

猿鹤守穷山,宁能免饥冻。平生学道心,念此得无梦。

何时归去来,鹿门事耕种。

送刘块然还里

有客有客天上来,曰归曰归心悠哉。黄金过眼成粪土,何物可筑燕昭台。

庆云八咏 其八 曲径云封

山前山后更藏山,石路云深户不关。却恐云随风雨去,独留曲径待僧还。

旱 其一

途穷生计拙,临老事躬耕。不谓三春雨,翻为百日晴。

火云乾木叶,斥卤入茶铛。吾道今如此,凭谁寄一声。

李雪峰过寺约游中宿老病为辞别后见寄用韵赋答并寄张子白 其四

翘首归猿洞,怀人水一方。鸟啼诵经处,花落读书堂。

密约知难践,久要宁敢忘。空劳枉书札,相劝理舟航。

鹊顶蛛眉颂

舍却轮王不肯休,还从雪岭逞风流。明星未豁摩醯眼,蜎动飞鸣得自由。

送无我师还里,兼柬里中诸子

同游几日复离居,赠别无多意有馀。白发淹留非所惜,红尘归去欲何如。

新诗近欠名山债,密约凭将故里书。岐路转多心转惑,从来儿女会牵裾。

过浈阳峡

轻舟冲破一江风,路转浈阳去不穷。南陆渐低云影外,西峰半落水声中。

松高恰好宜幽独,壁立何曾碍太空。识得真山真面目,品题泉石入诗筒。

页次:(22/98)
<< < 21 22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