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年四十一,从本师西来离幻即石洞和尚披剃。继法于硕堂禅师,系憨山大师徒孙。与陶环、何绛等南明抗清志士为生死之交。与屈大均、梁佩兰唱酬,粤中士人多从教游。先后主持澳门普济寺、肇庆庆云寺、广州大通寺,终于大通。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 1470篇诗词 ► 12条名句

珠崖秋夜怀罗浮旧隐

孤灯黯黯篆烟销,久客归心付寂寥。半枕家山天易曙,一窗风雨夜无聊。

北鸿阻海书难寄,南树逢秋叶未凋。谁念朱明最深处,有人重负菊花朝。

圆瘏黎住锡华林览揆日诗以祝之

久住湖山老律师,钝根曾感授毗尼。重来旧社逢生日,一到新城只暂时。

多窦塔中分半座,杂华林里策双眉。自惭门外羊车客,未敢当人正眼窥。

山行日暮宿龙楼山庄

万壑消声归大海,千峰积翠隐流霞。偶乘黄犊寻源入,贪看青山到日斜。

溪上不曾遗菜叶,岸旁无复种桃花。从他来往从他住,野水閒云总一家。

翠林除夕即事 其二

去腊郡斋今野寺,半生萍梗似蘧庐。住山未觉寒将尽,为客方知岁易除。

野老索偿文字债,乡僧劝习佛陀书。明年得遂投閒计,土面灰头学运锄。

雨夜怀家山诸子

小楼深坐一镫微,风雨凄清影自依。乡国别来无只字,天涯相念各重扉。

病思就岳求苓术,梦喜还山见蕨薇。一事无成君莫讶,章缝今已易三衣。

春日寄本师

恨不从师岁又徂,东风吹雨满长途。袖中珍重三年札,静处寻思半字无。

冷榻朝眠新梦少,名场久别寸心枯。春来若问山中事,篱隙初栽五石瓠。

留别诸子还山 其二

七斤破衲五条衣,结束閒身上翠微。满地风尘成老丑,一天雨雪独来归。

江山未辨谁宾主,今昨何曾有是非。从此孤僧似孤鹤,出门长与白云飞。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隔水看山东复东,片云无住寸心同。出逢岐路谁家子,钓尽江波何处翁。

覆顶千丝难禁雪,当门两齿不关风。身閒投老知何日,独倚孤筇问碧空。

宿胡宪公署中作 其一

久不到城市,胡为为此行。主人真好道,知我本无情。

坐久月光满,茶香峡水清。老来有深契,一笑足平生。

李雪峰过寺约游中宿老病为辞别后见寄用韵赋答并寄张子白 其五

晚年惟善病,高卧当登临。近得偷安法,无心事苦吟。

嗒然吾丧我,慨独古成今。为报禺君道,何时共入林。

赠吕耕山

逢人唯劝作真儒,此事如君谅不辜。但解青莲生火宅,何妨浊水得玄珠。

道存琴瑟调应好,心向蒲团坐亦枯。我已出家君罢道,相看无计赠区区。

客珠崖怀罗浮寄山中诸子三十韵 其十四

止有云霞覆短床,不留馀物在空囊。因探泉脉移茶灶,为爱松风结草堂。

一日别山同隔世,经年高枕当参方。老来渐觉无筋力,归路争如归兴长。

借庵即事 其八

大地一孤僧,僧孤却有朋。雨师供茗椀,风伯致薪蒸。

细语虫相答,求声鸟所能。未应嫌拣择,褦襶是苍蝇。

泊河头经同参故居

河头曾宿处,风景已全非。旧社僧牢落,虚堂人到稀。

草深车辙断,烟冷佛灯微。怅望同巢鹤,长空去不归。

李雪峰过寺约游中宿老病为辞别后见寄用韵赋答并寄张子白 其三

坚谢名山请,翛然逸兴高。息肩弛重担,闭户补方袍。

抚景身先老,看云首重搔。殷勤问埏埴,今有几人陶。

页次:(70/98)
<< < 69 70 71 > >>